InVisor学术科研
论文学类论文的千层套路:小说篇(2)
2020年7月17日
InVisor学术科研
InVisor科研新闻 | 心电图与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巧妙结合!
2020年7月17日

时间管理下的提升认知方法!——科研狗需要知道的十大高效经验(9)

InVisor学术科研

之前InVisor芳老师有在“十大高效经验”系列当中提到以往经验会固化科研狗们的思维,使大家陷入思维陷阱中,最近工(mo)作(yu)的时候芳老师我思考了下,感觉这一部分还可以多讲讲,因为这往大了说就跟认知能力相关了。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认知呢?

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

看起来很抽象,说白了就是跟上次提到的思维框架是一样的。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思维最好不要有框架,会束缚思想什么的,但其实,框架本身不是有害的,它只是一种在面临特定情形的问题下能快速解决问题的一种“捷径类”工具。我们所想的终会转化为我们所做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对认知能力的大致描述就是:心灵的内在结构决定了我们所能知道的内容。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说过:“我们是通过我们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的,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阐释的现实”。

曾国藩有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就是“笨学”框架,以慢为快,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后来曾国藩不也发展出自己的一套军事战略嘛:“结硬寨,打呆仗”。这其实就是一种认知,一种对学习和军事的认知。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不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诗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他对事物道理的认知。他有这种认知,他就会按照这种认知去处理事情,面对事情。

InVisor芳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的是培养多方面的认知,在面对问题是采用具有相对优势的认知策略。这就像是收集卡牌一样:在培养认知方面,我们需要像“肝帝”一样,孜孜不倦地去寻找震撼我们思想的认知;我们有时需要一些突破的时候,可以当一名“氪金玩家”,攒点钱买一本书,从大师的视角来扩充我们的认知;而极少的时候,我们就像“欧皇”一样人品暴发,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收获了人生至理。事实上,掌握一种认知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了,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未来简史》中提到一个观点:在未来世界,只有1%的人掌握算法,而其他99%的人,只能提供数据,沦为毫无用处的人。这里所谓的“算法”,实际上就意味着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是一种开启其它认知的“万能钥匙”,一通百通。这就是一种深度认知。

InVisor芳老师推荐给大家!
超好看的书!芳老师一定要推荐给大家!

成甲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中,是这样给深度认知下定义的:所谓深度认知,是指分析问题时,能跳出问题本身来思考更普遍情况;寻求答案时,能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同时,芳老师还认为,如果这个结论能够解释相似情景中的大多数问题,能拓展成普遍性的定理,那产生这种结论的认知可以归结成深度认知

这对于咱们这种科研狗来说是太适用不过了,且不说咱们做那么多次实验或者是对成堆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本身就需要一种知识性的深度认知;在我们发现新论文选题时,深度认知更是成为助力挖掘创新性题材的最强工具。

什么样才算是“深度认知”?举个栗子,大噶不知道有没有读过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这可是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啊,虽然说咱们不一样要学会作战,但其实古今中外的各种战争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深度认知”。在《论持久战》中就提到,抗日战争初期,在多数人还在努力分析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国力差距的时候,毛主席就一眼看破,考虑到了抗日战争的最底层规律:中国战略空间广阔,适合长久作战,而日本的阵线长,亟需速战速决,经不起长久作战的压力,所以中日战争的翻盘点就在于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性转化——拖,就硬拖,拖就完事儿了。这种一眼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战略认知就是我们需要领会的。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还提到过另一个令芳老师很感兴趣的就是“临界知识”(额,本来可以叫“二八知识”的,但是想了想这名字好像太土了,还是“临界知识”比较好)。临界知识就是指那种20%的知识,这类知识比剩余的80%的知识更有用,所以我们要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翻天覆地”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非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在做一条合格的科研狗的时候,与其花上很多时间阅读大量文献,不如挑与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献仔细研读,其余的都“略读”,当作是看小说。

无论是“临界知识”,还是“深度认知”,在“收集”认知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一味地认为某种认知自己学不来,无法接受。这种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认知失调”,遇到那种不符合自己以往的认知的,“毁三观”的认知时,我们潜意识里会扭曲对这种认知的理解,使其“合理化”,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最典型的就是达克效应(D-Keffect),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正如那句经典的老话:“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克服“认知失调”的最好办法就是《传习录》中陆澄的表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华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做枝想,勿做叶想,勿做花想,勿做实想”。也就是说,在践行“收集”认知的过程中,一心做好收集这一门事,先不管这一认知是不是你不能接受的,等事情自然发展,你的经历丰富起来了之后,你收集到的认知总有会符合事实的,而且往往就是那些你接受不来的认知。与其让你“生咽”认知,不如等事实来打你的脸,你自然就主动地接受了它了。


系列传送门: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赞同,点赞,收藏和评论哦~如果你对于论文发表、科研辅导有任何想法的话,非常欢迎来狂撩芳老师哟~(一般人不会告诉他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