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有言:灵感也不过是熟中生巧,长期锻炼的结果。
你无法将常年夜以继日奋斗于科研第一线的科研人员与似“鹰击长空”般斗志昂扬的准科研学子们相提并论。虽然满腔热血的激情是崭新而宏大的科研事业的开启按钮,但由于丰富的经验积累,科研人员会比青稚的硕士博士们更容易达到如陆游描绘般“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的创新原点。
但这也并不是说科研人员就一定在寻找创新的路上顺风顺水。也存在原有的灵感之泉枯竭的时刻,而对于那些肩负祖国复兴大业的科研前线人员来说,一个未被发掘的创新项目就意味着在这个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中能比别国更具有世界影响力,在克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前比别国更有话语权。
这篇文章虽算不上真知灼见,但也是InVisor芳老师集各方心得体会所得,望诸位同学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为大家在漫漫科研路上起到一点打开思路,拨云见日的效用!
这一点其实不分文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本科阶段可以为了考研不遗余力地去学习。但那绝非是终点,而仅仅是起点,考研准备阶段更像是预备赛,让你提前知道其残酷程度,读研之后你会发现,备考时的复习强度就是读研期间正常的生活。
每个经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过来人都会告诉你,花费时间最多的的确是研读文献和查阅论文:本校的、本国的、本领域的,过去的、现在的、关于未来的,中文的、英文的……只要有时间,就不能停下阅读的脚步!导师和师兄师姐会把这个阶段称之为“科研扫盲”,扫盲的目的就是对你进行一个向专业科研人转变的“改造”,“改造”结束后你就必须能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我到底要研究什么?我的研究有什么意义?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带着这些积累,才算是真的要开始做科研了。
关于看文献,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套路和方法,像什么精读,详读,略读和概读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把文献的核心思想给牢牢掌握住。
InVisor芳老师认为,读文献的方法跟洋葱一样,剥开这些方法论的皮,其味道最冲的,也是各位最难以坚持的,就是看文献的态度,看文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学术精神,这是一种沉下心来,心献科研的精神。而且,精神是可以培养的,各位可以先从小事儿做起,比如一定要勤快,能看纸质的就不看电子的,能看完整期刊的就不看选摘的,能看原文的别看翻译的。多去图书馆,因为现在各大院校图书馆的配置都极为精良,也配有很多最新的国外期刊杂志,你完全可以足不出校就看到所在领域顶级的期刊。从阅读习惯和阅读效果上看,纸质资料的记忆效果会更深,看着看着可能就开窍了,因此并不太建议大家过分依赖互联网搜索。
其次,各位同学千万不要成为“掉书袋”的人,虽然事从科研,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人不是机械,没有那么大的内存,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可能做到永远过目不忘,所以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很有必要。当遇到一些关键性的,或者是新颖的观点,疑问很多的问题,甚至是所看到最新型的研究设备等等,赶紧把这些内容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用自己能看懂的字,标记好出处和自己的想法,创新往往产生于这些日常积累的灵感的记录。
由于学科不同,大家阅读钻研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比如说理工科内容会相对少一些,阅读量不是很大。相比之下,社会科学类的阅读量非常大,知识也很庞杂。而且,学习社会科的朋友们可以多看理工科类的文献期刊,着重关注其文段逻辑的构建,多去领悟其中的方法对日后的论文写作一定会有助益,同时也更好地帮助你培养系统性思考的能力,面对大量内容时会更容易抽丝剥茧,找到其深层次的原因,毕竟很多学派泰斗,如顾毓琇等大家都是“文理通融”的。
通常,大家学习的逻辑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这一步骤比较容易,但分析是整个环节最难的部分。而分析十分考究学习逻辑。如果想进一步理解学习逻辑,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加一个步骤——分解问题,即把问题拆开了,揉碎了。
寻找创新点也是一样的。仔细分析这个问题也许挠破头皮也不知根底,但若把寻找创新点这个关键词一分为二,或许会有新的思路,比如着重“寻找”这个关键词并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等。同时,学习的过程等同于科研基本功的加强过程和科研思考方式的塑造过程,学习除了看书也有其他途径,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多参加知名学者专家或相关学术组织的讲座或研讨会,现场感受并收集关于现实问题的专家表达;或者关注国家各项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如果中标的项目中有感兴趣并愿意深挖的主题,不妨跟进关注,通常项目周期也是3年左右,正好与学生结业周期相同;但希望各位不要太专注于一门学科,比如学生物工程的,难道就不需要去看管理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么?当然不是,涉猎其他领域有助于打开狭隘的思路,比如说学一点管理知识,可以让自身的工作更加有效率;其他学科的工具和方法,也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分解问题。往往科研创新点并不藏匿在那一堆纷繁复杂的论文中,而存在于平时其他活动的积累。过多地埋头于一种苦闷的方法,不如试着将认知面拓宽;过度地关注一个奇点,不如去展开整个视界。
有人说现在手机像是寄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一般,这种说法虽然消极,却也可以用另一种角度思考。
如果把手机比喻成一种生物,人和手机就像是生物学中的共生关系,需要相互依赖,也就是说,手机需要供给人一定的养分才能维持这种生存关系。科研创新的点子就类似于这种养分,也同样可以从手机以及网络环境这种非学术主流的渠道获取。有人又会说,不是刚说了不要过分依赖网络么?怎么又要说离不开网络,这不是自行矛盾么?
芳老师认为这其实并不矛盾,凡是过犹不及,哪有什么白马非马的单纯论调了?会搞学术的人肯定能利用好网络上的数据库,并且一定挑选专业数据库。所以千万别在搜索引擎上随便一敲关键词,出来一堆网址就点进去,而是一定要在专业的数据库中找电子文献来用,比如说EI会议文献,有主题分类,也有作者分类,检索起来非常方便快捷。需要注意的是,检索电子文献时不要阅览完就关掉,把全文或者重要的信息复制下来存档备用,并做好标注,如本文的启发以及使用用途等,这样更方便之后提取出自己想要的文本。同时看电子文献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专注,看的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丝灵感。
其实不少刚从事学术科研的人也有曾经在网上寻找过灵感,问过怎么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如何快速产生科研好想法,科研创新的灵感来自哪里这些问题都困扰过那些刚跨进这一领域的人。然而这些是找不到标准答案的,走上了科研之路,注定就是一生孤勇,越到最后你会发现同路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博士期间,或者是哪些走在了创新前沿的领军者,更是曲高和寡,毕竟金字塔的顶端不是谁都能企及的。
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研究实验,一篇小小的论文,和一个小小的实验结果,都是心血和青春的果实。我们每一天都在为创新努力,并为此积累了厚厚的实验数据表,厚厚的摘抄本,一年又一年读下来的文献资料,无数次一晃而逝的灵感。灵感,啊,这很玄妙是么,很多想法真的是一晃而逝,如果当时不去记录,或者马上实践,真的再无踪迹可寻。现在再次回首,质问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把那转瞬即逝的想法付诸实践?也许是觉得这些细碎的灵感都是不成熟的臆想罢了。何其愚蠢!任何灵感的碎片都有可能是某一深刻研究题目的缩影,不去探寻,不去考证,不相信自己,怎么能挖掘到有价值的创新点呢?而且要把这种思想融入到自己骨髓中,因为真正的科研人,是会认为生活中处处都有科研创新点的!真正的科研人,是有一双发现科研创新的慧眼!再者就是关于发表论文的问题。这是一个“惨白”的话题,因为很多朋友的头发都是在写论文的时候变白的变少的。但头秃也不能阻止心中的科研梦,论文是一定要发的,有想法为什么不表达,哪怕是一篇分析或者一个实验心得。日积月累的小文章,终有一日会积沙成塔,所以不以文小而不为。科研人都愿争取在权威期刊上多发表,那么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为何不增强信心,奋力前行?
最后,InVisor芳老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没有找到创新点,也不要慌张,不要焦虑。实实在在的积累不会辜负你,好的方法不会怠慢你,科研之路上灵感随时都可能显现,无论是在交流中,学习中,还是在实践中。希望科研的朋友们调整好心态,疲倦时自己打点鸡血,喝点鸡汤,科研强国,吾辈有责!
喜欢InVisor芳老师的分享的同学记得点赞收藏分享哦~~如果大家对于「科研背景提升」、「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辅导」、「名校科研助理申请」有任何想法的话,欢迎戳一戳芳老师(一般人不告诉ta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记得备注“学术科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