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现今仍饱受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动荡,在第二波疫情中挣扎,而反观国内疫情,已较为平静。我国抗疫及疫苗研制成果领先世界,中医对抗击疫情的帮助国人也有目共睹。比如,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湖北的轻症患者通过服用中药得以缓解患病症状;又比如,莲花清瘟胶囊等中药作为祖国“健康包”为远在海外的留学生雪中送炭……
除此之外,中药、中医对中国人的生活保健也有非常大的帮助,许多国人受益于中医药。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同学也开始关注中医药学研究相关专业,学习中医药。今天,InVisor芳老师就跟大家唠唠中医药那些事~
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其内容主要为药物的主治与功效,而随着本草学的不断发展,本草著作中开始融入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直到明代李时珍撰著《本草纲目》,本草学已经与博物学相融合。可以说,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本草著作,既是医药之书,也是博物之书。
李时珍历经30个寒暑,三易其稿,最终完成 192 万字的巨著 《本草纲目》,其对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总结,是当时世界上分类先进、考订详细、影响巨大的药物学著作,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草纲目》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本草学与博物学的融和,打破了医学的界限,不仅有利于多学科融合发展,而且还能拉近公众与本草、中医的距离,本草不再只是医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它们也可以成为大众的博物读本。
中医药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并不“苍老”,它仍然在中国大地乃至世界舞台上焕发着无穷魅力。作为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草,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持续为中国、为世界注入治愈的力量。中医药文化里不仅积累了无数治病救人的医学经验,而且也蕴藏着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尤其是本草文化,当你走进其中,你会发现里面生长着一片极其广阔的博物森林。阅读本草,即是在阅读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紧密连接的人类文化。
孔子曾教导弟子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本草学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精进,而且也需要普世的接纳与传承,本草与博物的碰撞,便是接纳与传承的良好契机。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其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的重要措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湖北蕲春县为医圣李时珍的故乡,近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把医药兴县列为振兴蕲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大力弘扬以李时珍为代表的古代大医家们的人文精神,坚持扎实推进相关文化项目的建设,大干、实干打造李时珍文化名片。目前,随着蕲艾产业的发展,“中国艾都”品牌也已唱响全国。
为了更好地弘扬李时珍精神,传承本草文化,2019 年,蕲春教育局联合本草博物协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共同研发中医药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合作编制了以《本草歌》为核心的本草科普读本——《走进本草博物世界:写给孩子的本草歌》。
《本草歌》通过歌谣形式,介绍了《本草纲目》里的 18 味药物,阐明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歌词简单明了,旋律朗朗上口,易于传播。推广《本草歌》,对于广大青少年的本草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走进本草博物世界:写给孩子的本草歌》可供全国中小学生作为本草科普读本,以传承本草文化,弘扬博物精神。
InVisor芳老师这几年注意到,越来越多学生开始认识到了中医药的魅力,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医药也同时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壮大,与现代植物学、生物化学相辅相成。越来越多关于中医药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也越来越多年轻的学生开始投入中医药学的科研中。
对中医药学感兴趣的同学,或者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学术钻研来不断充实中医药学的内容哇:
最后,如果大家对于「科研背景提升」、「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辅导」、「名校科研助理申请」有任何想法的话,十分欢迎大家来戳一戳芳老师(一般人芳老师是不会告诉ta客服微信滴:invisor003,记得备注“学术科研”哈~~~)❤️❤️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转发!
以上内容来自公众号:本草博物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