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学术科研
想进牛津大学读物理?牛津物理系敲门砖「PAT考试」了解一下!
2020年9月19日
InVisor学术科研
英国数学奥赛BMO, 申请英国本科可以加分加到Max的比赛!!
2020年9月22日

我考试能比川普更高分吗?(又名“如何正确拥有自知自明:心理测试和评估”)

InVisor学术科研

故事发生在大约两个月前,川普面对福克斯主持人华莱士,(对,你没看错,他就是谈笑风生华莱士的儿子)谈笑风生的同时也不忘嘲笑sleepy拜登一把,自爆自己做了一个认知测试MoCA,得到了一个非常棒的分数。一定可以完爆睡眼朦拜登。一时间,各大媒体,各路群众纷纷吃瓜……欸,话说回来,这个MoCA是什么?这是个体现川普高智商的科学测试???

拜登和特朗普

MoCA是个啥子玩意儿???

让芳老师给大家科普一下:MoCA全称是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是一项大概耗时10分钟,满分为30分的认知筛查测试。1996年由Ziad Nasreddine(齐亚德·纳斯雷丁)医生发明,用来测试轻度认知能力损伤的一个认知测试,主要用在临床上诊断早期痴呆和阿兹海默症状,在神经研究和临床领域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也算是造福了不少人的、颇有功劳的测试了呢~

MoCA涉及多个认知领域:包括记忆力,语言,执行功能,视觉空间技能,计算,抽象思维,注意力,和方向感[1]。建议的分数分界点是26分。也就是说,如果被试者得分低于26分,代表被试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已经有轻度的损害或预测在短时间内认知会出现损害。30满分,然而及格线是26,emm,那没事人都应该有个满分吧??虽然学界一直对分界点分数有着不同的看法,但MoCA测试和26分界点在受过高等教育人群中取得了很好的验证。u1s1,川普的意思很明显,拜登至少有轻度的认知能力损伤……试问MoCA测试,有谁会比懂王更懂?

睡眼朦胧·登

拜登的认知能力,现在应该属于美国国家机密。咱还是不做臆测了,说回心理测验吧~它,到底有没有用?除了生辰八字,它,跟算命区还有区别吗?如何判断自己需不需要做心理咨询?(又名,如何在精神病院证明自己没疯,避免无限套娃?)

概念科普1:测试(test)和评估(assessment)

首先,让我们先厘清两个概念:测试(test)和评估(assessment)。

心理测试(test)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使用特定的心理量表测量被试者,从而得相应的标准分数。 随后,外部人员可以基于正常的逻辑来解释测试分数的意义(60以下就疯,以上就正常)。

心理评估(assessment)则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主要用于临床和医疗,通常需要从多种测试方法中获得各种评估(心理量表测试,访谈,参考第三方信息),同时参考被试者相关历史背景(过去经历,家族病因等等),行为表现,从而可以更加全面了解被评估的病人,然后在临床上做出相关病情诊断

To sum up,心理测试属于一次性买卖,测完就走,随时测,放心分。心理评估则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出事了要算医疗事故(欸欸?保险公司可以赔嘛),需要高度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心理测试和心理评估虽然都会运用到一系列心理量表,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滴。

概念科普2:统计学

好,弄清了心理测试和评估的区别之后,让我们顺带温故一下统计学概念。毕竟,作为心理学的女朋友,统计学她可以迟到,但绝对不能缺席。

在心理学语境中,效应大小(Effect Size)是对心理现象程度深浅的一个量化指标,它包含一系列的指标,既可以是样本数据中计算得出来的统计值,也可以是假设统计中总的参数值。芳老师这么文邹邹地讲你们是不是不习惯??咱还是说个大白话吧,举个例子,最简单的效应大小应该就是两个参数之间的皮尔森相关性,用r表示。从0到1,最小0表示毫不相关(否认三连),最大1,代表着绝对相关(严格对应)。再深入地举个栗子,对于一般人来说,早上起床时间和晚上睡觉时间之间的相关性会很高(通宵的小伙伴不要杠!),这意味着两者中的其中一个因素(比如晚上睡觉时间)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化(早睡毁上午,晚睡睡得香)。

美国心理协会以前的一些研究还有些有趣的发现~各种主流心理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罗夏测试(Rorschach Test)主题知觉测验(TAT),以及抑郁,焦虑,智力,情绪,认知等等125项心理测试中,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不是很大[2]。当然,这里的相关性系数也只能表达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关联程度,无法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考虑到人类认知功能行为的复杂性(大学里有名的高数,它到底是树还是数?),各种心理量表测量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性,也是可以预料的。每种量表都可以得出一些独特的数据,但是很难找到一种方法去融合这些数据从而得出一个一致性比较高的结论。So, 各种心理测试的一致性不是很高[2],咱也论不了谁真的准谁真的不准,人生有很多变数,你懂的。

单纯的心理测试无法得出一致性比较高的结论,那么它的哥哥,心理评估呢?答案可能也不是很令人满意。心理评估包含有自我报告(self-report),个人认知测试(cognitive test),访谈(interview),行为观察(observation)和病史研究(history),举个例子:

一位男性被试者有如下症状:(a)MMPI-2量表抑郁评分异常低,(b)简易精神病学评定量表(BPRS)结果显示情绪退缩比较高,但抑郁情绪得分没有异常,(c)被试者自我报告说他最近跟女朋友分手了,现在睡眠有点困难,(d)和病人好朋友的访谈中得知,被试者平时非常积极乐观[2]。好,假如你是医生,请问你,病人是否有抑郁症?

综合以上数据,相信大家还是很能够比较轻松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该被试者可能正处于抑郁状态的潜伏期(结合a,b,d),这是由于他最近的情感生活所导致(根据c,d),甚至可以进一步大胆推断出他内心的防御机制。面对突然而来的分手,内心情绪的冲突和调节可能是导致他失眠的原因[3]

然而,以上只是一个理想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要获得关于被被试者的准确信息其实很不容易。其中之一就是被试者真实反应的不同导致的困难。比如,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缺陷[4],emm,自己有病但是却不知道,所以也不会想着去治疗。和外界互动时,他们通常都会发展出防御性或夸张性的互动模式。而患者的不同反应模式,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医生对其的诊断方式。防御性反应患者被视为更健康,而夸大其痛苦的患者则被认为病情更加严重[5](面对矫情的病人,心理医生也是心里苦)。更为棘手的是,面对复杂的心理病症(例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学习障碍,移情反应,强迫症混合在一起,就问你怕不怕)。以及夹杂其他可能的生理疾病。心理医生们只能使用排除法,尽量排除相关性不是很高的症状,从而在剩下几个可能的答案中进行选择,小孩子做选择,大人也不能全都要,毕竟,柯南已经告诉我们,真相只有一个。当然,选择的准确度往往令人感动。一项有关临床心理疾病研究中发现,临床诊断大约只有45-50%的准确率[6](和多方方法交差对比之后)。

当然,有时候,心理量表之间的差异性也可以帮助医生们判断潜在的认知疾病,老年人的记忆力差而其他认知能力完好无损时,他们得早期痴呆的可能性会更高。因此,当测量到老年人有较低的记忆力能力(MoCA),但有较好的阅读测验成绩(NART),医生的诊断率就会升高,如果再加上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家族病史,那就更加实锤了[3]

虽然心理评估和测试有着各种不足和缺点,但他们依然是诊断心理疾病和评估心理健康的主要方法,这是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医生排除掉一些跟病因无关的因素,从而做出更加正确的诊断(心理医生外号“诊所做题家”,快乐多选一~~)。另外,从费效比上来看,目前也完全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这些测试的办法。毕竟,人心难测(字面意思)。

熬最深的夜的朋友需要心理咨询吗?

既然这些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果的,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当代后浪,在轻松冲过前浪的同时,我们又是如何判断自己需不需要去心理咨询呢?最为便捷的测试方法可能就来自大家平时最喜欢的运动——睡觉!失眠不仅仅是年轻人晚上最长久的陪伴,也可以很好地预测心理健康

虽然学界一直在争论睡觉障碍和抑郁症以及焦虑症的因果关系,但目前公认的是他们三者之间一定有联系!!一些长期跟踪研究更是揭示了这三者的双向关系,即:睡眠障碍可以较好的预测焦虑或抑郁症,反过来也成立,双向选择,择优考虑[7]

具体说来,失眠和睡眠质量分别与焦虑和抑郁以及抑郁/焦虑双向相关。 特别是对儿童或者童年时期的睡觉。(成年人失眠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小孩失眠的大概就是抑郁)。小孩或者儿童时期的失眠,过低的睡眠质量以及白天过度嗜睡都在很大程度上预测到抑郁症,抑郁/焦虑综合症。在成年人中,失眠往往可以很好地预测着抑郁症状。Buysse和其同事在20年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失眠”与伴有抑郁症的失眠之间始终存在双向关系[8]。这意味一个变量的变化可以很好的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因此,年轻人最为快捷的判断方式就是自己的睡眠,当然,躺床上玩手机的失眠不算。如果你出现严重较为长期的失眠或者睡觉质量非常差,不妨去医院做一些心理评估了,找个医生聊一聊人生理解、北上广深房价(注意不要太夸张,不然会被心理医生嫌弃然后误诊)。

开启新世界:心理测量与新媒体

除了芳老师上面讲的心理测量在传统临床领域上的应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心理测量已经找到了第二春!!!最近几年,科学家通过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使用的语言,就可以使用心理模型从大样本上评估消费者们的人格特质。语言使用有着丰富稳定的个体差异,与个性息息相关。一些研究者汇编了66732位“非死不可”用户及其他们使用的书面语言结合自我报告的大五人格测试,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用来预测用户们一些个性特质,从模型预测的精确度(模型结果和自我报告中的人格测量的一致性),社交互动性(从模型得到的对朋友的态度,政治倾向,冲动程度和用户个人的反馈对比),以及6个月内重新测试中的可靠性检验来看,发现基于语言的模型不但可以很好评估用户的人格特征,也能识别出用户与外界的社交模式,并且这些特质在6个月内都能保持稳定[9]

简单来说,运用这种方法,大公司们就可以在大范围和低成本的基础上描绘用户的心理群像,帮助广告商更加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增加投放效果。(别小看Marketing和心理学理不清的关系)


喜欢记得点赞点赞点赞收藏收藏收藏哦~

学术科研有任何想法的同学,欢迎狂撩芳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哦(一般人不会告诉ta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备注“学术科研”齁)❤️❤️(也欢迎和芳老师一起讨论美国选情:) )

参考

  1. ^Smith, T., Gildeh, N., & Holmes, C. (2007).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validity and utility in a memory clinic setting.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52(5), 329-332.
  2. ^abcCampbell, D. T., & Fiske, D. W. (1959).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ation by the multitrait-multimethod matrix.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6(2), 81.
  3. ^abMeyer, G. J., Finn, S. E., Eyde, L. D., Kay, G. G., Moreland, K. L., Dies, R. R., … & Reed, G. M. (2001). 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review of evidence and issu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2), 128.
  4. ^Lezak, M. D., Howieson, D. B., Loring, D. W., & Fischer, J. S. (2004).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5. ^Pogge, D. L., Stokes, J. M., Frank, J., Wong, H., & Harvey, P. D. (1997). Association of MMPI validity scales and therapist ratings of psychopathology in adolescent psychiatric inpatients. Assessment, 4(1), 17-27.
  6. ^Fennig, S., Craig, T., Lavelle, J., Kovasznay, B., & Bromet, E. J. (1994). Best-estimate versus structured interview-based diagnosis in first-admission psychosi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35(5), 341-348.6
  7. ^Alvaro, P. K., Roberts, R. M., & Harris, J. K. (2013). A systematic review assessing bidirectionality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leep, 36(7), 1059-1068.
  8. ^Buysse, D. J., Angst, J., Gamma, A., Ajdacic, V., Eich, D., & Rössler, W. (2008). Prevalence, course, and comorbidity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in young adults. Sleep, 31(4), 473-480.
  9. ^Park, G., Schwartz, H. A., Eichstaedt, J. C., Kern, M. L., Kosinski, M., Stillwell, D. J., … & Seligman, M. E. (2015). Automatic person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social media langua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8(6), 934.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