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不一样的另一面?ESI这把学术影响力的标尺你也该知道!

InVisor学术科研
想发SCI文章?你的期刊引用格式选好了没?
2020年3月21日
InVisor学术科研
对读者大喊一声,快到我的碗里来:吸睛的论文引言应该怎么写(1)
2020年3月21日

学术界不一样的另一面?ESI这把学术影响力的标尺你也该知道!

InVisor学术科研

今天InVisor芳老师带大家吃个瓜,来说说ESI这个权威的数据库和它的争议性,希望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家能更理性地看待学术排名和学术影响力,在发表学术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目标学术期刊!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和SCI、SSCI有同一个老母亲——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所以大家都是同样滴优秀喔~

ESI划分了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经济学与商业、工程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综合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学、物理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空间科学这22个学科大类,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6大指标,对学科作者、机构、国家和期刊进行排名,每两个月更新一次统计数据。这些科学表现统计和科学趋势数据来自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信息,其中包括超过1.1万种期刊,超过1000万个项目。

虽然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实际上ESI的权威性在近年来备受质疑,个人、高校、期刊组团刷ESI的行为屡见不鲜。

举个栗子,一个名叫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s)的出版商向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收取每篇550-750美元的手续费。目前,该出版商在ISI列出的几种期刊中,每年共计发表2000多篇文章。 而且,该出版商旗下的某些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似乎每年都在翻倍。学术期刊旗下一本叫做《非洲生物技术期刊(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的生物技术类期刊在2012年1月出版了9期(你敢信?),仅一个月就发表了大约300篇文章……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的图书馆研究员Jeff Beall将学术期刊这一出版社列为“掠夺性的开源期刊出版商”(predatory open-access publishers)之一。那么,Beall是怎么定义这类出版商的呢:

“those that unprofessionally exploit the author-pays model of open-access publishing (Gold OA) for their own profit. Typically, these publishers spam professional email lists, broadly soliciting article submissions for the clear purpose of gaining income. Operating essentially as vanity presses, these publishers typically have a low article acceptance threshold, with a false-front or non-existent peer review process…these predatory publishers add little value to scholarship,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digital preservation, and operate using fly-by-night, un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s.”

引文来源:http://scholarlyoa.com/publishers/

简单来说,这类出版商广撒网式地出售期刊版面,降低刊登的准入门槛,几乎无同行对论文进行评审。它们不是为了求学问而存在的,因而采用的运作模式也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一位与“学术期刊”出版社颇有渊源的作者,短短三年内就在ISI列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6篇文章,其中有41篇是在近两年发表的。 更有趣的是,这46篇文章中有40篇被学术期刊出版社所包揽。咳咳,划重点,这个作者值得我们瞩目的地方在于:

他!在2009-2010年!在同一本期刊上!发表了9篇高引文章(Highly Cited Papers)!

在这位超级作者光辉的职业生涯中,集齐了512次引用,这些引用分别来自于169篇论文。平均下来,每篇引用超级作者的文章都引用了他三篇以上的文章。 其实在一篇论文中多次引用一位作者的作品很正常,不过平均值如此之高的情况很少见。另外,该作者的自我引用比例约为30%,虽然很高,但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有问题的是,这些引用文章似乎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且高度自我参照的集群。


那么现在到解密时间啦,这个作者是怎么和出版社联手做出如此壮举的呢?

期刊自引率极高。在引用这位作者的512次引用中,有85%来自他发表文章的期刊。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超级作者》引用次数排名前10篇文章中要不就是完全没有,要不就是只有一篇被发表他文章以外的期刊引用。

出版商自引率极高。引用超级作者著作的169篇文章中,有94%来自同一出版商(学术期刊)。

互相引用(Co-Citation)说白了就是,你引用我,我也引用你。在超级作者的169篇文章中有158篇属于相互引用的文章。这几种引用模式打造了一个个以“掠夺性的开源期刊出版商”(predatory open-access publishers)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也形成了一潭谭学术界的死水。可以想见,这位作者产出的论文很难在“学术期刊”以外的出版社里掀出什么波澜,他那些有趣的论文很难跳出这些个狭窄的互引圈子,因此肯定不会对整个学术界产生影响。

好啦,芳老师说完了,再次敲黑板,同学们务必理性看待学术排名哦!


最后,大家可以对InVisor芳老师多多支持哦~点赞点赞点赞哈!如果大家对于科研背景提升」、「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辅导」、「名校科研助理申请」有任何想法,欢迎戳一戳芳老师(一般人不告诉ta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


参考资料:

1.https://clarivate.com/webofsciencegroup/solutions/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

2.https://harzing.com/publications/white-papers/authoring-esi-highly-cited-papers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