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学术科研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举办的系列国际数学竞赛来咯!
2020年9月11日
InVisor学术科研
脑机接口:如何才能用脑操控心爱的高达
2020年9月12日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我和艺术的距离真的有这——么远吗???

InVisor学术科研

艺术就是艺术,是因为从来没有懂过所以才叫的“陌生化艺术”嘛? 还是说要将艺术越推越远,让它和我们成为两条平行线,成为再也不见的陌生人???来,让文理双全的InVisor芳老师带大家认识一波何为“陌生化艺术”吧……

Art, or not Art? That is the question. 图源:网络

【艺术和“陌生化艺术”】

讲什么是“陌生化艺术”之前,先给大家明确一下什么是艺术?

有个叫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的学者认为,艺术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此处类比一下文学,就像文学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现实符号组织化了的所指。所以,文学文本不但不反映现实,而且倾向于使所表现的现实陌生化,打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知觉方式。再回到艺术也是一样的。

看的似懂非懂是吗?就是要这样的感觉(要是你全懂了,怎么能体现老芳师本芳的学识以及艺术的高深呢?!)通俗来讲,其实就是说艺术要显得有x格,就要学会“新瓶装老酒”,体现的是同一样客观事物,但是你用了各种别人没看过的表现形式,这也是“陌生化”[2](Ostranenie,英译Defamiliarization,即“去熟悉化”)的基本含义——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东西用一种让人感到陌生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又称“反常化”、“奇异化”(达到哇哦~眼前一亮的效果)。

“陌生化”理论是由上面那位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正式提出的。这位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论文《词语的复活》被认为是形式主义运动的纲领性宣言。“陌生化”理论于是成为了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形式主义方法”的原则。

《作为手法的艺术》节选 图源:网络

好的,敲敲黑板,InVisor芳老师这里再多讲一个知识点,好学的你们快快记下来~~~

新知识点:形式主义!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创作与鉴赏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复杂化的手法将事物进行“加密”和“解密”的“陌生化”处理过程。而形式主义者对于艺术主张的是艺术创作与鉴赏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的达成审美共识,而是产生更多新奇的审美感受。那么想要带来“新奇”就得靠“陌生化”手段在审美过程中加以实现。这就是形式主义和陌生化艺术的渊源。

【我们需要艺术的“陌生化”】

而要进一步理解艺术创作“陌生化”的必要性,上面那位斯基还提到了“自动化”、“无意识”现象这样的词汇。

此“自动化”可不是你想的那个高科技带来的自动化。什克洛夫斯基对它是这样解释的[3]

“如果我们来研究感受的一般规律就会发现,动作一旦成为习惯,就会自动完成。譬如,我们的一切熟巧都进入无意识的自动化领域。谁要是记得自己第一次握笔或第一次说外语的感受,并以之与自己后来第一万次做这些事时的感受相比较,就会同意我们的意见。”“事物被感受若干次之后开始通过认知来被感受:事物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这一点,但看不见它。”(《词语的复活》)

芳老师举个例子,你刚刚路过了一片树叶、一朵花瓣,现在让你用诗句进行刻画,你可能会发现,我们脑中的树叶、花瓣都是模糊的、大概的,如果不是有意去观察,我们脑海中并不能浮现出其具体的色彩、纹理、质感等等,这就是一种“自动化”的结果体现——对于一个日常我们熟悉的事物或场景,我们会在琐碎之中渐渐忘掉其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最初的体验),而代之以“认知”(自动化后的无意识)

其后果是——我们感受的枯萎→事物的枯萎→生活的枯萎,就是什么东西最后你都只有个大概印象,没有办法细腻地去刻画

“生活就是这样化为乌有,自动化吞没事物、衣服、家具、妻子和对战争的恐怖。”(《作为手法的艺术》)

于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陌生化”非常必要——“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其目的是延长艺术中的感受过程,使客观实体摆脱知觉的机械性,显示出其本来的质感,使人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重新敏锐地感受对象事物,实现独特新颖且诗意的审美体验。这在结果上增加了描述对象被解读的可能性、可感性,通过“陌生化”,感受者在完成时也会获得一种美学快感

正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所写[4]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香菱学诗 图源:网络

【陌生化的本质】

“陌生化”手法的本质并不是一种猎奇,它是为达到感受真实的手段,但不是目的。说“陌生化”就是为了让感觉困难、新奇其实是不准确的。在有些末流之作中,“陌生化”成了为形式而形式、为陌生而陌生的工具,观众甚至创作者自己往往搞不清其“陌生”的艺术形象背后,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真实、什么思想主张。虽然此理论脱胎于什氏的“形式主义”,但最本质的是通过“陌生化”,把事物从自动化、惯常化中引脱出来, 从而达到文学上的真实。而新奇感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举例:

列夫·托尔斯泰《霍尔斯托米尔》,从“马”的视角描述了一只马对私有制的感受,其本质是为了批判人类世界的私有制,为了触动良心的托尔斯泰主义;

再如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以“狂人”视角写出这“吃人”的社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同样走歪的还有用陌生感以求创作曲高和寡的高级感,这种作品往往华而不实。

某艺术展中售价12万美元的香蕉 图源网络

【实现方式】

“陌生化”艺术其实有不少实现方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去细细鉴赏~也希望这些方法能激发各位创作小白/大神的一丢丢灵感!

1.叙述视角

不同的叙述视角是指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观察角度,由此事物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叙述者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意义。

上面那位芳老师提到无数次的斯基兄弟用托尔斯泰举例,“把它当作第一次看见的事物来描写,描写一件事则好像它第一次发生。而且他在描写事物时,对它的各个部分不使用通用的名称,而是使用其它事物中相应部分的名称”,在这里举个大家更熟悉的例子:

《红楼梦》第六回描写刘姥姥进荣国府[4](sorry,芳老师最近撸红楼有点上瘾):

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煞用呢?”正呆想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妨倒吓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其实这“爱物儿”是个西洋挂钟,但作者不直接描写而是借刘姥姥第一次看见的视觉体验创造出一种新奇感,形成“语语如在目前”的效果,也衬托出了贾家的富贵荣华。

再如莫言的《红高粱》采用“儿童视角”,用“我奶奶”、“我爷爷”的口吻描述出一个剥离了理性道德评判后的成人世界,用粗鄙又自在的民间文化形态传递出一种和谐的奇异美感。

2.语言

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作为艺术的语言(诗歌)是不同于一般语言(日常生活的语言)的,它们各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若用后者的规律去规范前者,则会导致艺术的消亡。

在这里芳老师引用北岛[5]那首著名的《回答》来说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 《回答》

我们若是非要问:“天空中怎么可能飘着死人的倒影?” 那么诗歌带给我们的美觉体验与感受真实也就即此消失了。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派可以说是非常具体地体现了语言陌生化与感受真实之间的关系。

除了诗化语言,语言异域(方言、外来语等)也可带来陌生化体验,比如《武林外传》中频频出现的英语、现代用语等。

3.题材

题材是指文艺作品中集中展现的某一类生活现象或思想主题等,如诗歌中的山水田园诗、小说中的武侠小说、电视剧中的都市题材等。题材的陌生化,可以是打破传统,把描写主题从日常真实生活中转移到非真实的虚构世界里,比如以前的志怪小说、现在的科幻作品。

在这里举个各位知友们都比较熟悉的《聊斋志异》——我国著名的志怪小说。蒲松龄老先生通过给作品披上神异力量的外衣,在文本与读者所身处的现实之间设置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以阴间影射阳世、以妖狐鬼怪讽刺人性,为作品带来奇异化的美感同时,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4.情节设置

比如博尔赫斯的《沙之书》[6]中《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作者用如梦境般的旅行和如梦境般的对话,透漏出其反文明、反进化、反智慧的倾向。

我尝试了几种语言,但对方听不懂。他开口时说的是拉丁语。我拼凑早在大学时代学过的拉丁语,同他交谈。“从你的服装看来,”他对我说,“你是另一个世纪来的。语言的多样化带来了民族以至于战争的多样化,世界已回到拉丁语的时代。有人担心它会退化到法语、奥克语或者帕皮亚门托语,不过这种危险不会马上发生。此外,我对过去和将来的事都不感兴趣。”

(p.s.《沙之书》几乎篇篇都可以拿来研究“陌生化”理论。)

再如残雪《山上的小屋》[7]——

“每次你在井边挖得那块麻石响,我和你妈就被悬到了半空,我们簌簌发抖,用赤脚蹬来蹬去,踩不到地面。”父亲避开我的目光, 把脸向窗口转过去。窗玻璃上沾着密密麻麻的蝇屎。“那井底,有我掉下的一把剪刀。我在梦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它打捞上来。一醒来,我总发现自己搞错了,原来并不曾掉下什么剪刀,你母亲断言我是搞错了。我不死心,下一次又记起它。我躺着,会忽然觉得很遗憾,因为剪刀沉在井底生锈,我为什么不去打捞。我为这件事苦恼了几十年,脸上的皱纹如刀刻的一般。终于有一回,我到了井边,试着放下吊桶去,绳子又重又滑,我的手一软,木桶发出轰隆一声巨响,散落在井中。我奔回屋里,朝镜子里一瞥,左边的鬓发全白了。”

乍一读,可能会不知所云。有解读说作者其实是在映射文革时期的家庭关系中显现的人性,但如果不去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是很难理解其情节安排的。

小说虽然似乎像在描写梦幻之境,但我们却感觉到某种莫名的真实——这些丑恶可怖的人性,其实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里,就都会肆无忌惮地暴露出来。残雪创作出这样一个非常态的审美空间,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揭露的问题也真实得可怕。

5.文学手法

什克洛夫斯基在阐述“陌生化”的理论时,喜欢援引比喻,即从事物的“不相似中的相似性”出发来表现事物。

还有其它比如通感等,相信这里大家都能有所体会,芳老师就不说太多了。

【y1s1的总结】

“陌生化”强调创新,即否定固有的审美方法、审美尺度,改变审美习惯,瓦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常态化和观众心理预期上的惯性化,从而达到新奇感,形成感受的真实。而且需要不断创新,因为“陌生化”的形象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后也会“自动化”。艺术尤其文学虽属于创作,但也自有其真实。

总的道理就是,你可以搞“陌生化”艺术,但“陌生”不意味着与大众的“疏离”,能够展现真善美的艺术,一定是人能懂的艺术

最后芳老师引用一段塞缪尔·早川先生说的话作结[8]

当我们说一篇感动性的文字是“真的”时,我们并不是说就科学观点而论它是“真实的”。我们的意思可能只是自己赞成那些文字中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相信那些文字真切地表达出了某种态度;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相信那篇文章在我们心中引起的态度, 能够帮助我们改善社会习俗和个体行为。“真” 这个字几乎有无穷多的意思。一般人认为科学和文学或科学和宗教免不了要发生冲突,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们习惯于把世界上的东西分成相反的两类:黑和白,真和假,好和坏……在这种人看来, 倘若科学是真的,文学或宗教就是胡闹;倘若文学或宗教是真的,科学就只是“莫名其妙,自以为是”。当有人告诉我们某些话在科学上讲是“真的”时,他们的意思是说那些话是有用而且能证实的公式,对有组织的集体工作比较适用。当有人告诉我们,莎士比亚的戏剧、弥尔顿或但丁的诗永远是“真的”时,他们的意思是说,这些文学作品使我们能对他人产生某种新的态度,能加深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或者能使我们产生深切的道义责任感;这种种贡献,在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情况下,都是对人类很有价值的。(《语言学的邀请》)


喜欢记得点赞点赞点赞收藏收藏收藏哦~

艺术类的学术科研有任何想法的同学,欢迎狂撩芳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哦(一般人不会告诉ta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备注“学术科研”齁)❤️❤️

参考

  1. ^维•什克洛夫斯基. (1994). 散文理论.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 ^https://www.hisour.com/zh/defamiliarization-51804/
  3. ^B•什克洛夫斯基,李辉凡. (1993). 词语的复活. 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02期,25-29.
  4. ^ab曹雪芹,高鹗. (2014). 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北岛. (2014). 北岛诗精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6. ^博尔赫斯. (2015). 沙之书. 王永年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7. ^残雪. (2004). 残雪自选集. 海南出版社.
  8. ^塞缪尔•早川,艾伦•早川. (2015). 语言学的邀请. 柳之元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