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学术科研
考研?考博?出国留学?你有学历焦虑吗?
2021年1月23日
InVisor学术科研
国内外线上学习平台整合,足不出户白嫖充电首选推荐!!!
2021年2月3日

InVisor科研新闻 | 科研工作者的警钟——日本731部队罪恶的“人体实验”不可忘却

InVisor学术科研

日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点名”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呼吁美方就其海外200多个生物实验室公开更多事实,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随即登上热搜。[1]

随着这则新闻的发酵,网民关于“生物实验”、“细菌战”等的讨论如煮沸之水,滚滚而来。

那么今天,InVisor芳老师想跟大家聊一聊,与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有所关联的——侵华日军731部队

731部队是旧日本帝国陆军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的通称号,指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旧日本帝国陆军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所有秘密军事医疗部队,也代指大日本帝国陆军在占领满洲期间所做的生物战和人体试验研究。
——维基百科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图源网络

罪恶的731部队把实验者称为“马路大”,日语意为“圆木”,引申意为“试验品”,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这些侵略者的眼中,只是一列列冰冷的实验数据而已。

成为日军731部队实验者的主要是大量的中国人以及部分朝鲜人、苏联人,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在这些人身上,日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灭压实验、活体解剖,甚至是鼠疫、伤寒、副伤寒、霍乱、炭疽等几十种细菌实验,完全泯灭人性,丧失良知[2]

731部队活动,图源维基百科

InVisor芳老师在查阅文献资料时,仅通过文字描述了解就已经不寒而栗,三观震撼于731部队所作所为——

《极秘·驻蒙军冬季卫生研究成绩》记载了731部队进行人体冻伤实验的相关情况:

本次实验的时间,从1941年2月6日6时30分至9时30分,按照记载,对活体完全去掉防寒装备,在下列各种条件下,由人工观察每时每刻发生的变化。当时,室外气温在零下24摄氏度至零下27摄氏度,风速约为每秒5m,将活体置于担架上,使其仰卧,观察冻伤的发生情形……

另外还有其他惨绝人寰的非人道实验

活体解剖,图源维基百科
低温实验,图源维基百科
灭压实验,图源维基百科
毒气实验,图源维基百科

以上种种资料字字泣血地表明,731部队“实验”内容之荒谬,过程之恶毒。

直至如今,各界人士仍然在不断地搜集更多的731部队罪状证据,也有不少学者以此为中心,展开了相关的学术研究,警醒世人:陈祥学者的1940年东北鼠疫事件真相考——以日军731部队成员的医学报告为中心,李鹏莹、张艳荣学者的日本731部队细菌战与人体试验研究:《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第1册解析等著作,都向世人揭露其背后的罪恶真相。

所以,我们唾弃这场罪恶的恶魔“狂欢”后,应该敲响何种警钟呢?

1. 不可假借“科研”之名,行不轨之事

731部队成立后,对外宣传的研究内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主,是一支从事研究实验等的军事部队。

然而,731部队秘密进行的却是一系列丧尽天良的不法“实验”,漠视人类生命,假借研究之名屠杀无辜,这是完全不能为世人所接受的。

科研应该是理性的正当的,正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不应该被接受一样,科学研究需要归于正轨

2. 科研应坚守正道,不可陷入恶欲之手

另外一方面,则是科研内容要正道合法

这段时间引爆舆论的“郑爽代孕事件”相信各位同学都有所了解,代孕之所以要被谴责与抵制,正是因其将女性与婴儿视为商品,将道德伦理视为无物,将人心恶欲视为常理,这彻底违背了科研法则。

731部队也是如此,受战争思想驱使而冲破牢笼而出的恶魔,在中国大地上为非作歹,非人类能容。

3. 科研要坚持“以人为本”,不可枉顾人性

芳老师觉得,任何科学研究不管出发点为何,最终目的地都是为了人类而服务。因此,科研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之前,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实验室“活熊取胆”的做法不“人道”,表示这将影响生物生存;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发表意见称实验小鼠被过度用于实验研究,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但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都切实体现了当今科研工作者的人性与悲悯——对待动物尚且如此,对待同胞身份的人类及一切生命,更应当怀有敬畏之心。

731部队的相关“实验”,则是弃人性于不顾。

所以,各位同学在从事科研相关活动时,一定要牢牢守住人伦底线哟,时刻设置好内心的警钟,切勿重蹈覆辙呀!!


喜欢记得敲敲屏幕,点赞收藏转发

最后,如果大家对于科研背景提升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辅导」「名校科研助理申请」有任何想法的话,十分欢迎大家来戳一戳芳老师(一般人芳老师是不会告诉ta客服微信滴:invisor003,记得备注“学术科研”哈~~~)❤️❤️

推荐阅读:

参考

  1.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ao2zSgEkM
  2.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417/c85037-29931941.html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