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这部票房超复联4的亲情贺岁喜剧大片,各位同学!你看了吗?!!!
44亿的票房,虽然赚的小钱钱没有InVisor芳老师的一份,但也不妨碍芳老师为喜欢的贾玲贺一贺~
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中国电影以牛气冲天的态势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截至2月18日0时,春节档电影实时总票房已突破80亿元,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同时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1]
而今年春节档上映的7部影片里,以《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的成绩最为亮眼,其中,截止至2021年2月25日零点,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总票房已经达到44亿元,超过了《复仇者联盟4》,摘得了中国影史第四位的桂冠。
《你好,李焕英》作为一部小制作、低成本的电影,何以斩获如此佳绩?
本期文章,芳老师将从文化与市场的角度,带着同学们浅析其火爆背后的原因~
① 喜剧电影的优势
《你好,李焕英》的影片定位是“喜剧”,这首先就是它的最大优势所在。
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宣传海报里,“笑顺爸妈”的口号就十分明显地突出了其喜剧风格。
在维基百科的词条解释里,喜剧的定义是: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趣剧,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喜剧的搞笑性与相对轻松性决定了它广泛的受众人群——在高度压力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更喜欢放松、诙谐的作品。在欢度新年的当口,一部喜剧片更是全家老小出击电影院时的首选啦!内容老少咸宜,气氛应景嘛~
学者高剑敏在《新世纪中国喜剧电影热映的文化分析》一文中指出,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喜剧电影可以满足其高级的,即人类的情感需求,在观看喜剧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得到自我肯定的优越感、纯粹的生命感、清醒的理智感。[2]
喜剧电影也向来是学者们偏爱的研究类型,以CNKI的数据为例,搜索“喜剧电影”可得到高达3922条的结果,可见其影响力量。
② 情感氛围的营造
除了喜剧的定位以外,《你好,李焕英》的整体基调更是主打的亲情牌。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讲究团圆、亲情的文化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一部关于家庭之间、母女之间温情的电影,加上动人的故事线,就很容易带动观众的情绪。并且,这部电影的上映节点正好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春节——在这个合家团圆、万众期待的日子里,和家人走进电影院看一部亲情向的喜剧电影,是完全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心理的。
电影上映以后,某网友发表的“你以为你很爱妈妈了,但是妈妈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你”相关影评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在“母爱”的情感氛围营造之下,这部电影的票房一步步走高,也就不再稀奇了。
① 电影市场的需求
受新冠肺炎影响,2020年全球电影业均遭受到了巨大冲击,对于电影从业者及电影爱好者来说,这是不容乐观的事情。
但随着我国疫情防控的逐步稳定,中国电影市场在2021年重新迎来了希望的生机。
在巨大的空缺过后,便是只增不减的需求,而《你好,李焕英》作为制作精良、可圈可点的一部高质电影,在空虚许久的电影市场里当然会受到许多的关注,于是,电影票房也就节节高升了。
② 春节市场的需求
在我国,春节档、国庆档一直都是电影发行时段的重要角色,不论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碟中谍4》,还是国产电影《唐人街探案2》、《美人鱼》等,都纷纷在春节档斩下了极其可观的票房。
同时,在今年国家“就地过年”的倡议与疫情防控背景下,看电影更是成为了年轻人的一项“新年俗”。无论是留在异地还是回到家乡,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买上一张电影票,为新年的“仪式感”买单——《你好,李焕英》是本年度中国春节档电影的主力军之一,在如此强劲的春节档电影市场助力之下,取得高票房成绩的结果是可以清晰预见的~
同学们有没有去看《你好,李焕英》呢?欢迎在评论区跟芳老师分享一波观后感呀~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转发!双击屏幕解锁快捷功能~
如果大家对于「科研背景提升」、「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辅导」、「名校科研助理申请」有任何想法的话,十分欢迎大家来戳一戳芳老师(一般人芳老师是不会告诉ta客服微信滴:invisor003,记得备注“学术科研”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