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学术科研
速速收藏!本科生发表论文保姆级教程来啦!
2020年11月20日
InVisor学术科研
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什么?你的学术论文发表卡在这儿了吗?
2020年12月12日

法俄中英四国文学对比:英国文学知多少?

继法俄中三国文学对比后,芳老师打算给大家讲讲英国文学

InVisor学术科研:法俄中三国文学对比(1):法兰西篇

InVisor学术科研:法俄中三国文学对比(2):俄国篇

InVisor学术科研:法俄中三国文学对比(3):中国篇

英国文学发展史

说来英国文学也是源远流长,从古英语文学(安格鲁-萨克逊语)开始就历经复杂发展演变。各阶段的英国文学在欧洲文坛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艺复兴时期,乔叟、莫尔、斯宾塞、“大学才子派”等一批文人使得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异常繁荣,不朽的莎士比亚也就此崛起。

18世纪初期受法国古典主义影响诞生了著名诗人蒲柏。

后来的启蒙文学更是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发达景象,有我们熟知的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格列弗游记》、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以及塞缪尔·理查生开创的英国家庭小说,劳伦斯·斯泰恩代表的感伤主义文学等等。

英国也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彭斯、威廉·布莱克、“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拜伦、雪莱、济慈、斯各特等。

由于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条件好好),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十分发达,有如著名的狄更斯(代表作《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伟大前程》等)、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

后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又出现了经典作家哈代、萧伯纳等;

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伍尔芙的《到灯塔去》、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都柏林人》、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虹》、T·S·艾略特的《荒原》、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一九八四》等,都在世界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

看完芳老师以上列举的英国文学“必读书目”,各位同学应该能感受到英国文学可见一斑的地位了吧。那喜欢这些英国文学作品的你,有没有稍微总结一下这些文学的共同特点呢?

芳老师认为英国文学主要有这么三个主题:乌托邦、命运共同体以及“独立”与“流亡”。让我们细细来看:

【乌托邦】

观英国文学史, 描绘理想的社会生活蓝图、 探寻乌托邦理念是英国文人一种持久而自觉的文学努力[1]。有学者将英国的乌托邦类文学分为三种[1]——

第一是乌托邦理想的纯粹追求。早期的英雄神话史诗《贝奥武甫》就展现了英雄带领下的理想氏族;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则展现了宗教乌托邦;莫尔直接以“乌托邦”为题,第一次完整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图景,并开启了后代乌托邦小说的创作;还有培根的《新大西岛》、哈林顿的《大洋国》都是一种对乌托邦社会的构建尝试。

第二是讽刺式乌托邦。这类作品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经济繁荣,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被剥削的压迫感也与日俱增,于是文学家们在继续探索乌托邦理想的同时,也在反思、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如《鲁滨逊漂流记》就通过构建一个荒岛生存模式来反思人与物的关系,以“鲁滨逊”自给自足原始化的生存环境试图明确人与自然的直接联系,而非通过钱币符号化了的间接关联(在遇难船上搜罗出的钱币无用则是一个体现);《格列弗游记》则借助歌颂乌托邦“慧骃国”的意志理性与高尚品德,讽刺“雅虎”所代表的人类贪欲与腐败。

第三是反乌托邦。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信仰遭遇瓦解危机的时代,人性异化成为消费、商品、技术的附庸,也让有着乌托邦情结的英国作家开始创作凝聚着绝望、恐怖的反乌托邦作品。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就描述了一个人类流水线生产的社会,在生产之初人类就被灌入区分阶级的血液,他们没有情绪、感情、个性、伦理观念,一切都在机械文明的操纵下运行,即使那里的人类不用担心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一切欲望都可以被满足,但却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受到压抑、窒息;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也是如此,描写了一个全体动物通过革命而建立起来的看似统一和睦、没有强迫劳动、一切平等共享的农场,却让人发现了新的强权压迫、新的特权阶级、甚至新的更胜一筹的消灭异己的形式。

【命运共同体】

读以上乌托邦文学,我们会发现这些理想社会都是总揽了全社会的制度设计、民族与国家的长远未来、以及生存其中的全体人类的共同命运。这反映了英国文学的另一特点“社群意识”[1]

比对中国的乌托邦理想《桃花源记》、《边城》,都是一种个人化的理想精神世界,作者并未着眼于社会整体的何去何从,而是放大每一个人老庄式的游仙、逍遥之境[1]。但英国的乌托邦却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共同的伦理理想——《贝奥武甫》是氏族;《坎特伯雷故事集》是宗教共同体;《乌托邦》是完整的国家构建;浪漫主义时期是理想主义共同体[2];就算进入了20世纪强调从个体心灵出发的现代主义文学阶段,也在通过刻画各人来描绘一类群体的生存状态,如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就是通过一个一个独立的故事与人物串联起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柏林中下层群体的众生相。

当然,并非描写一个社会就是“社群意识”了。英国知识分子主张的共同体不是一种机械粘合的状态,而是具有共同文化、共同精神源动力的“有机社会”[1]

【“独立”与“流亡”】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联合王国,因而文学史上的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与英格兰有着的划分问题。主流的英国文学史当然有意选择消弭这些含有“独立”意识的特性,而我们的译介与研究也基本沿用他们的“权威”说法,却忽略了文学家们在中国的主体性[3]

其实一些被我们称为英国作家的并不认同自己是英国人,他们的作品中显露着鲜明的,抑或“苏格兰性”抑或“爱尔兰性”——

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就自认为是苏格兰诗人。其母为苏格兰人,童年也在苏格兰度过,其诗篇中也多次提及苏格兰高地的自然风光以寄托乡愁。

“故土的大自然风景给我的滋养,无论横梗在我们与童年的情感之间为何物,我爱故土风景至终,这种情感带我返回风景初入眼帘之时……”

《友谊地久天长》的作者罗伯特·彭斯更是致力于搜集苏格兰民歌、用苏格兰方言进行创作并最终编成了《苏格兰方言诗集》。

叶芝积极倡导爱尔兰古老文化的复兴,与“英国”处于敌对面;萧伯纳则是跨越了民族,既没有顺应爱尔兰本土的创作主张,也没有为强势文化同化,而是走出了自己的富于“爱尔兰性”的文学自治之路[4]

同样开发出文学自治空间的还有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其作也具有浓厚的爱尔兰特性。这里的“爱尔兰性”并不仅仅指爱尔兰的民族特性,更是把爱尔兰(尤其是都柏林)作为一个文学地理世界。乔伊斯一直在颠沛流离,而作家本人却从这样一种漂泊无定、孤立无援的痛苦经验中抽象化出了美学上的享受——“流亡诗学”[4]。爱尔兰相对于英国本土来说属于边缘,乔伊斯本人相对于爱尔兰乃至世界来说亦是如此——但也惟其如此,小说家才获得了一种艺术创作上的个性与自由,于精神流亡中获得了凡俗世界无法体会的流动之美,正如同《流亡者》中的理查德和伯莎获得了患“道德瘫痪”的都柏林人所无有的生命力量。


以上芳老师简要谈了英国文学的地位以及作品主题特点,若你对英国文学有其他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芳老师的分享的同学记得点赞收藏分享哦~~

最后,如果大家对于科研背景提升」、「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辅导」、「名校科研助理申请」有任何想法的话,十分欢迎来戳一戳芳老师(一般人不告诉ta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记得备注“学术科研”哈~~~)️

参考

  1. ^abcde孙艳萍. (2015). 英国文学传统中的社群意识——从《坎特伯雷故事》到文化研究. 浙江学刊,2015年01期,101-107.
  2. ^李维屏. (2017). 论英国文学中的命运共同体表征与跨学科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2020年03期, 57-65.
  3. ^宋达.(2017). 汉译拜伦之困境: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苏格兰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03期, 103-111.
  4. ^ab李元.(2018). 萧伯纳、乔伊斯的流亡诗学与爱尔兰文学空间.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8年01期,89-103.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